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常见心理现象(如焦虑、自卑、沟通障碍等),降低对心理问题的陌生感与抵触感,引导同学们关注内心世界、提升心理调适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2025年4月23日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2309班举办了一场以“光影润心,共赴成长”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观影活动。此次班会以《心灵捕手》电影映射内心,在光影中探索自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次充实且意义非凡的观影体验。
活动伊始,心理委员对影片做了详细介绍。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智力正常,还包括情绪稳定愉快、行为协调统一、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通过导演背景介绍(如格斯·范·桑特对边缘青年心理的关注)和预告片导读,提前建立对影片主题的认知,通过对特殊场景的标注,如威尔与桑恩的心理咨询对话、威尔与朋友查克的深夜谈心等,引导同学在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方面做出思考,积极面对,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接着,心理委员带领同学们进行了镜头语言的分析,如威尔蜷缩在阴影中的构图,暗示其内心的封闭与防御;桑恩办公室的暖色调光线,象征心理治愈的温暖力量,台词哲学解读,如桑恩反复强调的“这不是你的错”,折射出原生家庭创伤修复的核心命题;威尔对数学的热爱与抗拒,映射出天赋与自我认同的冲突,社会议题关联,结合影片中威尔的阶层困境,延伸讨论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如经济压力、教育资源对心理状态的潜在影响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进而普及“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如否认、投射、合理化等),对应影片中威尔对桑恩的抵触情绪,解析其背后的心理保护机制以及“共情式沟通技巧”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如何用语言传递理解与支持,鼓励同学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与自己和解,理解本次观影的核心——捕获真实的自我,而非他人期待的幻影,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心理咨询场景,也为普通人理解自身情绪、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深刻启示。
最后,心理委员对此次心理健康观影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影片虽然只有短短的120分钟,但其反映的心理哲学却能使我们在成长道路中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接纳自己,学会影片中的方式:安全关系重建信任→在自我暴露中完成创伤解构→以自我觉察驱动主动选择,进而成就更好的自己,同学们也在观影结束后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讨论了影片中出现的心理冲突,总结了本次观影的收获。本次活动通过艺术载体与心理教育的创新融合,不仅让抽象的心理知识变得可感知、可共鸣,更在班级中种下了“关注心灵、温暖同行”的种子。
未来,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2309班级将继续以多元形式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助力每位同学成为自己心灵的“捕手”,在成长路上拥抱更辽阔的阳光。
经济与管理学院
撰稿:李成
供图:王丽琴
校对:钱红
校审:贾贵娟
审核:贺波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