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知行合一,破大学困局

——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402班开展心理主题班会

2025年5月2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402班开展心与行的智慧心理主题班会,巧妙运用阳明学,助力同学们应对大学生活的种种挑战。此次班会聚焦学习、社交、自我认知等大学生日常难题,借助阳明学的智慧为大家答疑解惑,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在学习方面,不少同学深受拖延症困扰,制定的学习计划常常难以执行。根据阳明学“知行合一”的理念,大家意识到知道学习重要却不行动,并非真正掌握了学习的“真知”。于是,同学们相互鼓励,从简单的任务入手,比如每天早起背10个单词,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渐克服拖延。

 

在社交生活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在宿舍关系中,有时会因为生活习惯差异产生矛盾。阳明学“致良知”的观点启发同学们倾听内心的道德直觉,主动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有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原本因室友作息不同而产生摩擦,学习阳明心学后,主动沟通,互相调整,宿舍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自我认知也是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课题。部分同学在面对众多社团活动和竞赛时,容易迷失方向,盲目跟风。借助“事上磨炼”的方法,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兴趣和优势。班会鼓励同学们以写日记的方式记录每天的行为和想法,反思自身不足。许多同学表示,这种方法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话过于直接、情绪管理不当等。

 

此次将阳明学融入日常的心理主题班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同学们在面对生活难题时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行动去迎接挑战,实现自我成长。

 

经济与管理学院

撰稿:赵也

供图:刘洁

校对:钱红

校审:贾贵娟

审核:贺波

2025年5月25日

 

版权所有: 喀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ICP备17001429号